(一)研發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
研發人員作為創新的主體,是整個創新管理流程的控制者,承擔著識別創新問題、規避創新風險等一系列任務。為了更好地應用TRIZ理論push農業產業聯盟創新,聯盟中的研發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水平,了解當前農業領域的市場環境,熟悉農業產業生產鏈的各個環節,從而準確分析當前的市場形勢,有效團結聯盟的合作伙伴,規避行業風險,促進技術發展,搶占市場先機。然而,目前農業產業聯盟的研發還不夠強大,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研發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基礎。此外,缺乏對創新問題的轉化和抽象能力,無法及時將創新過程中的矛盾抽象為TRIZ問題,影響了創新的全過程。
同時,研發人員缺乏專業知識和創新能力也反映出聯盟內部整體創新意識不足,激勵機制不完善,難以調動成員創新的積極性,缺乏良好的創新氛圍;缺乏對員工的TRIZ專家指導和TRIZ培訓,使得對TRIZ 理論的理解和應用還停留在指示層面,難以發揮其有效創新效率。
(二)知識轉移渠道不暢通
農業產業聯盟 創新學科多,專業性強,創新問題復雜,都要求農業產業聯盟內部合作伙伴需要更高標準的知識傳遞渠道。各農業產業聯盟的發展還不成熟,各合作方建立的協調溝通機制還不完善。一方面,缺乏相應的合同機制來保護技術知識產權;另一方面,成員之間沒有科學的學習機制,也沒有很好的創新平臺來應用TRIZ理論;溝通和溝通不足阻礙了內部合作伙伴之間的資源共享和合作,減緩了創新。
此外,TRIZ,作為國際創新 理論,還在不斷完善和發展。TRIZ在相關行業聯盟應用的相關經驗,以及TRIZ 理論在農業企業應用的示范效應,都值得借鑒。理論與外界隔絕,只能閉門造車創新與創新本質上是分離的,應積極加強與應用TRIZ 理論的外部單位的溝通,有效提升創新。